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粉絲專頁

詳細資訊與補充資料

華人文化講座III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系列演講
第四講:解昧的世界觀與文化交互理解--胡塞爾、康德與中國文化
Lecture 4:Disenchanted World-view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from Husserl through Kant to Chinese Culture
講者:劉國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

時間:2019年05月29日(三) 14:00~16:00
地點:政治大學資訊大樓1樓演講廳
網址:http://lecture.ccstw.nccu.edu.tw/lau-kwok-ying/

講座簡介:
  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顯示,解昧的世界觀是文化交互理解的前提之一。「解昧的世界觀」作為概念──一切以超自然因素對世界的起源、演變和終極走向之說明不再有效──雖在20世紀初才正式由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提出,但已被尼采於19世紀下半期宣佈「上帝已死」一刻作出斷症,而其哲學上的基本元素則早於18世紀下半期歐洲啟蒙運動頂峰之際由康德的批判哲學建立。然而,解昧的世界觀之在歐洲出現,並非單純是一個歐洲內部的事件。本講希望指出,一個重要的外來文化因素,在歐洲走向解昧的世界觀之過程中起了作用,這就是17至18世紀在歐洲哲學家和知識份子之間有關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之性質的兩場大辯論,它們分別就所謂中國的「紀年之爭」和「禮儀之爭」展開。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和對中國文化之無神論性質的理解,對歐洲人當時一直持守的基督教世界觀引起極大衝擊。本講將挑選一些曾參與這些論爭的代表性歐洲哲學家--馬勒伯朗士、萊布尼茲、沃爾夫和伏爾泰──所表達的觀點與立場進行討論和分析,以展示圍繞著一些具體問題進行的交互文化理解早已於17至18世紀間在歐洲展開,而早於三百多年前,歐洲中心論已被一些歐洲前衛思想家所拼棄。

20190529-政大華人文化講座III-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劉國英-第四講:解昧的世界觀與文化交互理解-胡塞爾、康德與中國文化-簡報檔

純圖案

影片製作與提供:
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著作權所有:
本影片著作權由課程講師與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共同所有,轉載使用請來信告知。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劉國英
05|自我轉化與終極倫理目的 : 勞思光、傅柯與胡塞爾中的引導性哲學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劉國英
04|解昧的世界觀與文化交互理解--胡塞爾、康德與中國文化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劉國英
03|柏托什卡:批判意識與非歐洲中心論的現象學哲學家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劉國英
02|胡塞爾、佛教與歐洲科學的危機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劉國英
01|現象學可以還中國哲學一個公道嗎?——試讀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