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演講系列將從現象學角度探討跨文化哲學。現象學之父胡塞爾從未對任何東方哲學文獻作內部討論,甚至認為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都並非真正意義下的哲學,這意味著他持守一個歐洲中心論的哲學觀。然而,胡塞爾的具體現象學研究,在在展示了一種開放的探討態度和嚴謹的研究方法,鼓舞了德國內外幾代的追隨者,把現象學發展成一個跨語言、跨文化,和跨學科的學術運動。本系列演講採取雙向閱讀和思考的進路,一方面運用現象學運動的理論資源,重新理解中國道家哲學、儒家哲學,以及印度佛家哲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學說和方法論議題;另一方面則透過當代中國哲學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創新(勞思光的「引導性哲學」和「自我轉化」概念),來釐清西方哲學一種發展新趨向。這一雙向的閱讀和思考,體現了文化交互理解的哲學實踐,藉此培育一種新的文化肌膚,從而具體地勾畫出一條建立跨文化現象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