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本心、道德情感與自律—牟宗三的觀點|史偉民 跨文化哲學講座系列, 跨文化哲學講座 文化多樣性能成為具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動力嗎?|Brian Bruya 9 個月 ago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1 閱讀 稍後觀看移除 全螢幕播放 Facebook Twitter Email 跨文化哲學講座 XIX 主題:文化多樣性能成為具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動力嗎? 自然、自我組織與自發性的弔詭 主講者:Brian Bruya (美國東密西根大學歷史與哲學系教授) 與談人:鄭凱元(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馬愷之(國立政治大學副教授) 時間:2020年6月12日(五)15:00~17:00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306室 講座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本校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劃補助而成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自覺有使命應在台灣設立一個專門研究華人文化的講座,以提高華人文化研究的國際能見度與學術水平,並期待因而能在華人學術圈中催生創新的思潮,期能讓大家共享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http://ccstw.nccu.edu.tw/ 檢視所有貼文 相關推薦 影片 跨文化哲學講座系列 本心、道德情感與自律—牟宗三的觀點|史偉民 當前播放列表本心、道德情感與自律—牟宗三的觀點|史偉民文化多樣性能成為具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動力嗎?|Brian Bruya其他播放列表 《封神演義》的跨領域性與明清華人通俗文化|衛易萱5 中國宗教深度研究:社會科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探索|楊鳳崗5 中國的詩學|川合康三4 儒家與當代中國|楊儒賓5 哲學視野中的漢語及漢字理論|關子尹13 在公民社會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3 文化政策前瞻|回顧與前瞻論壇1 文學多重奏|【抒情傳統.華人文學】論壇2 文學多重奏|專題講座2 東亞文化傳統及其現代轉型|國際合作討論會18 東亞文化傳統及其現代轉型|國際學術工作坊10 東南亞華人文化國際論壇:處境與展望13 歷史記憶系列演講1 殊方九譯之俗:前現代亞洲的文學交流|蘇源熙 Haun Saussy5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劉國英5 生命是一場冒險|華人生死觀探討系列2 自我他者與修養:現象學與中國哲學|國際學術會議15 自我他者與修養:現象學與中國哲學|工作坊1 華人倫理實踐|回顧與前瞻論壇4 華人宗教性研究|回顧與前瞻論壇3 華人思維模式|回顧與前瞻論壇3 華人數位人文學|回顧與前瞻論壇4 華人文學感受性研究議題發想工作坊1 華人美學感受性研究在臺灣|學術研討會13 言語意義與行動|華人倫理實踐論壇14 語言與文化主體性|Gunter Senft6 跨文化哲學講座2 近現代華人基督教史研究方法新拓展|工作坊10